我執我見 是人類的問題核心

即使對佛教只有很粗淺的認識,我深深感受佛教是以人為本、有科學精神的學問。

拜讀了一位佛教高僧普獻法師的著作,體會到我執我見,是人類問題的核心。

我執:是對自我存在的錯覺或誤解。對自我有一種固有的執著,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且恆常的實體。

我見:是對我擁有這樣的觀點的堅持。這種見解是基於對自我身份的錯誤認知和過度的自我中心思想。

簡單來說,錯誤的念頭產生、不願意改變,人就出問題,人就會生病了!

佛教是很科學的學問,他把感受和念頭都細分、分類,對應出各種解決方法。

人最常見的六種錯誤念頭,會產生煩惱的念頭:

  1. :貪是對事物的強烈渴望,包括財富、感官享樂、關係等。這種心理狀態導致對所欲之物的執著和貪婪,是對滿足和擁有的不滿足。
  2. :嗔是憤怒、仇恨和敵意的心理狀態。這種情緒反應通常源於挫折感或對他人的行為或情況的不滿。嗔讓心境變得煩躁不安。
  3. :癡是無知或誤解的狀態,是對真實狀態的無知,包括對無常、苦和無我(三法印)的無知。這導致錯誤的看法和行為。
  4. :慢是自負或自傲的心理狀態,是對自己的過度估計和對他人的低估。這種心態妨礙了對自我和他人的客觀評價。
  5. :疑指對教義或實踐的猶豫不決和懷疑。這種心理狀態阻礙了對佛法的信仰和實踐的堅定,使人在精神修行的路上感到迷茫和不確定。
  6. 惡見:惡見是錯誤的見解或信念,這些信念違背了佛教的基本教義。這包括否認業力和再生的存在,以及不相信因果律和道德行為的重要性。

佛教的修行,就是為了消除、根除這些念頭。

這和牙齒健康的最高哲學,就是為了根除孳生在牙齒周圍的細菌,不謀而合。

很有趣的是,細菌是天生會有的、自然產生的。象徵這些煩惱的念頭也是天生的,就像人的本性,必須透過後天的努力才能消除。

健康的宗旨,就是消除不健康。

科學家發現,人的身體本來就有癌細胞。

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突變而來。這些突變可能是由遺傳因素、環境因素或是隨機事件導致的。

正常情況下,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夠識別並清除這些突變的細胞。然而,如果免疫系統功能出現問題,這些細胞就可能生長和繁殖,最終形成癌症。

生病,就是提醒我們,應該要改變了!

但若我執、我見的念頭,讓人無法改變,人就難以恢復健康。

人的飲食、作息,就是調節免疫的關鍵。所以,疾病是吃出來的,飲食不健康,免疫就不健全。

佛教對人的幫助,就在於修行與覺察。

很多人不斷重複同樣的行為,因為沒能覺察,不知不覺。

首先一定要覺察,念頭的由來是自我。然後藉由正念,取代錯誤的念頭。

錯誤的念頭,不要壓抑、不要放縱,而是要覺察他的起、滅,然後藉由正念取代之。

這就是淨化身心的開始,也是健康的法門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