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牙推薦材質有哪些?如果你正在考慮做假牙,但又不知道要選哪一種材質、哪一種樣式比較適合自己?本文將介紹不同樣式的假牙,一次整理假牙材質種類、優缺點比較、推薦醫師,讓你做決定更安心。
假牙推薦材質有哪些?6大常見種類快速看
假牙材質不只有「好不好」的問題,更重要的是適不適合你當下的牙齒狀況、咬合力與生活習慣。以下是目前臨床常見的五種材質:
1. 全瓷冠(All Ceramic Crown)
- 外觀仿真度高,幾乎可與真牙無縫銜接。
- 無金屬成分,適合對金屬過敏或對美觀要求高者。
- 適合門牙區,但對咬合壓力的承受力略低於鋯冠。

2. 全鋯冠(Full Zirconia Crown)
- 高強度、耐磨耗,是咬合力大、夜間磨牙者的首選。
- 顏色偏白略帶霧感,美觀度中上。
- 適用於後牙或全口重建。
3. 金屬瓷冠(PFM)
- 內部金屬支撐,外層瓷質包覆。
- 經濟實惠,但使用時間長容易出現牙齦邊緣發黑。
- 適合預算有限者、臨時假牙或非審美區牙位。
4. 黃金牙冠
- 極高穩定性與生物相容性。
- 咀嚼力分布自然,不會過度磨耗對咬牙。
- 唯一缺點是價格較高與外觀不討喜,不建議裝在門牙區。
5. 樹脂臨時牙/活動假牙常用材質
- 常用於短期過渡階段或高齡患者。
- 成本低、製作快,但易磨耗、不耐久。
6. 3D列印假牙(Digital Printed Prosthesis)
- 利用高精度樹脂或複合材料,由電腦設計並以3D列印機製成。
- 優點是速度快、客製化程度高、精準度佳。
- 適用於臨時假牙、快速製作全口試戴牙、或數位微調案例。
- 缺點是目前材料仍以樹脂為主,耐用性略低於傳統燒瓷或鋯冠,不建議用作長期固定假牙。
備註:3D 列印假牙在美國與部分數位牙科中心越來越常見,尤其在全口重建中可加速初期試戴與精準調整流程,適合追求數位精度與時間效率的患者。
假牙樣式有哪些?3大類型一次整理
選擇假牙時,不只看材質,更重要的是使用方式與個人需求的搭配。以下列出常見的三種假牙樣式:
1. 固定式假牙(如牙橋、植牙牙冠)
優點:穩定性高、使用方便、接近自然牙感
缺點:若非植牙則需磨鄰牙,費用較高
2. 活動式假牙(可自行拆卸)
優點:價格親民、製作快速、可自行清潔
缺點:異物感重、易鬆脫、不利長期穩定
3. 植牙式假牙(人工牙根+假牙冠)
優點:外觀自然、咬合穩定、不需破壞鄰牙
缺點:需手術,骨質不足者可能需補骨,費用相對高
診間中,我常和患者這樣比喻:「牙橋像搭鷹架、活動假牙像戴口罩,而植牙則像真正重建地基。」不同階段、不同條件的人,適合的方式真的不一樣。
臨床觀察|不是所有假牙都能「撐十年」
臨床上,有些病患在外地裝了假牙才 3、4 年就斷裂或鬆脫,來到診所希望「重新整理」;這時候我總會提醒他們,假牙不是只看價格,而是看規劃的深度與預見性。
有經驗的醫師,在規劃時不只看單顆牙,更會評估咬合力分布、骨頭吸收狀況、日後牙齒磨耗、臉型支撐結構等等。
我曾有一位患者這樣說:「林醫師你幫我做的假牙,看起來很普通,但用起來真的很安心。」
這就是我一直以來的信念——真正好的假牙,不是讓人驚豔,而是讓人安心。
找到對的材質,更要找到能「替你想在前面」的醫師
假牙不是單一選項,而是一種階段性的選擇。不同材質、不同樣式,各有優缺點,真正重要的,是有人能根據你的狀況與需求,替你客製出耐用、自然又好照顧的假牙方案。
在台北,有不少假牙診所,但若你希望不只是「裝好」,而是「用得好、用得久」,建議你選擇具備全口咬合規劃、材質熟悉度高、講求細節與耐用性的醫師。
延伸閱讀:
全口假牙怎麼挑?全口假牙種類有哪些?要如何保養與維護?(須補連結)
植牙費用貴嗎?植牙優缺點、費用、台北植牙醫師推薦一覽!(須補連結)
發佈留言